10月29日,以“铸材,育魂”为题的课程思政教学午间工作坊活动在通明楼211教室举办。本期工作坊由教务处主办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。教务处副处长姚慧、材料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30多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。本期工作坊由材料学院副院长于智主持,青年教师赵环宇、岳琪和杨承玲先后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交流分享。

赵环宇以“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:新时代《先进陶瓷》课程思政融汇与实践”为主题进行了分享。他系统阐述了该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,将材料专业知识与中国陶瓷文化、科技自强使命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,通过挖掘思政元素、创新教学形式,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家国情怀,为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奠定了基础。
岳琪进行了题为“智塑未来,德润新材-思政教育融入《塑料助剂》课程的教学建设与实践”汇报。在思政元素融合方面,她深入挖掘了助剂机理中的育人内涵,并通过“热稳定剂与公共安全”“增塑剂与工程伦理”“无卤阻燃与绿色化学”“国产偶联剂与科技自强”四个典型案例,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、家国情怀的价值同频。
杨承玲进行了题为“使命驱动与前沿融合:《功能高分子材料》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思考”的汇报。该课程以“使命驱动、前沿融合”为理念,致力于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。课程将科学家精神、国家战略成就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,激发学生的科技报国志向与专业使命感,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。
在本次工作坊中,三位青年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,充分展示了材料学科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创新实践,为推进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探索,助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初审初校:刘佳
复审复校:张惠
终审终校:李国强